不久前,清华大学发布了10本“清华推荐暑假书单”。这让我想起了日前清华因为一本书而遭遇的一场纷争。
今年手柄套,清华大学在发放本科录取通知书时,随书附赠了一本经典读物,这也是该校多年保持的一个惯例。然而,今年该校送出的世界名著《老人与海》却遭到了很大非议有人质疑清华为何要送外国书籍,而不送本土作品;也有人认为该书“宣扬个人主义”。一时间,网络热议纷纷,清华也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
如今,该事件早已平息,此时再去看那些 “非议”,相信冷静下来的质疑者自己,也会觉得那些理由不值一驳《老人与海》作为享誉世界的名著,其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不言而喻,清华推荐这样的好书,何错之有?
当然蜗轮齿宽,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以清华为代表的国内顶尖高校,本身背负着为中华民族培养顶尖人才的重任以及国人的期望,因此,公众也很习惯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以随时“检查”这些高校的行为是否有违它们应该肩负的使命。
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承受这种“检查”是顶尖高校的“本分”放大镜,这种监督也能促进学校自身发展。但是,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而目前公众在面对高校发生的某些事件时分油块七通,“放大镜”用得有些过于频繁。
要知道,高校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且这种规律往往并不为外界所知晓乃至理解,因此,高校的很多正常行为Fun88游戏最热门手游往复泵,可能并不为外界所认可。同时,高校作为庞大的人群聚集体,出现某些个别乃至极端情况的概率始终存在,甚至可以说分度圆锥角,某些极端事件的出现真的仅仅是“个别事件”,并不具有代表性。
然而,一旦媒体和公众将这些事件放在“放大镜”下,其事件性质就可能会发生变化由“事件”变成“事故”、由“个别事件”变成“代表性事件”,由此产生的连带效应会使高校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变得畏首畏尾、谨小慎微,最终影响的是高校本身的正常教学活动。
在这方面,我们不是没有教训。比如,由于公众对于个别大学生在军训或体测时发生意外的过度关注,使得有些高校只能选择取消学生的高强度体育运动;出于对公众质疑学生们热衷过“洋节”的担心,有些学校甚至作出过禁止学生在圣诞节期间外出的荒唐决定
总之,公众对于高校的监督是必要的,但过分的监督又往往会干扰学校的正常发展。这其中的“度”该如何把握,需要我们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