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88游戏最热门手游

高山仰止英名长留——追忆天津大学王东坡教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2-13

  2023年4月2日10时许,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坡与世长辞,年仅51岁。此前一天,王东坡搭乘19时50分的飞机赶赴上海参加“某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鼓筒裂纹故障研讨及工艺优化方案与验证策略评审会议”。原计划22时落地上海的他,因突发疾病,没能走下飞机。

  为解决大国工程中的卡脖子难题、扎根实际工程做有用的科研,王东坡教授生前用他的满腔热诚和勤勉不懈在焊接结构完整性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东坡教授的学生、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小辉作此文深切缅怀老师,愿继承老师教书育人的遗志,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2023年4月2日,惊闻导师王东坡教授逝世,我万分悲痛。王老师学深德厚,为人谦和、平易;一生做科研勤奋、严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德高望重,在我心目中堪为做人的楷模。有幸在王老师门下求学,我不仅得到了他在学术和生活上的悉心指导和关爱,更切身感受到王老师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以及义无反顾、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这是我前进的指引和动力,也是中国焊接领域的宝贵精神财富。

  “焊接是专门从事焊接工艺、检测、结构等方面技术人才的专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很重要。焊接科技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因此更需要很多从事焊接研究工作的人员,我很希望加入到其中去……”1993年,准备报考焊接专业研究生的王东坡老师曾这样写道。此后的30年,他的生命和“焊接”牢牢地连接在一起,直至最后一刻。

  让科研落地、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视为科研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不能总让外国人卡咱的脖子,这是他终身认定的使命追求。

  在焊接技术领域,王东坡老师研发出世界首台基于压电原理的超声冲击设备,做出了完全符合标准的预制疲劳裂纹,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自主研发“钢悬链线立管”测试设备,打破西方技术壁垒,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内很多做超声冲击设备的公司,宣传页上的测试数据都是王老师做出来的。我们每次看到这些宣传时,都为王老师抱不平,但他自己反而并不在意,在他看来技术能得到应用就好,他要做的是大学老师该做的事。

  “能不能把这个问题实际解决掉?”是王东坡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脚踏实地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难题,也是他做科研的一贯原则。企业的工程问题有大有小,但多小的问题他都愿意帮忙解决,多大的问题他都敢于挑战。在他看来,只要是企业解决不了的难题,他都愿意帮忙解决。这是他最感到骄傲的事情。

  在关注焊接技术实际工程应用的同时,王东坡老师也非常关注工程中的理论问题以及编制相应的国家标准来指导更多的工程应用。在他的主导下,“GB/T 28896-2012”即“金属材料焊接接头准静态断裂韧度测定的试验方法”和“GB/T 33163-2016”即“金属材料残余应力超声冲击处理法”相继纳入国家标准。

  这些年来,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我2012年博士毕业刚到吉林大学工作时,因为吉大之前没有焊接结构疲劳与断裂这个方向,所以科研起步非常困难。当我把我的情况告诉王老师后,王老师说别着急,科研需要过程,这事急不来。让我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几天,王老师便告诉我,他以项目的形式为我争取到了20万元的经费,这20万元是我的第一笔科研经费,不仅开启了我的科研之路,也饱含着王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

  往事依稀,泪眼朦胧,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王老师的思念。至今我还记得2009年,我陪同王老师去郑煤机进行项目答辩的情形。记得我们坐的是绿皮火车,一路上王老师谈笑风生,和我们一起吃着大碗泡面,讲不完的科研规划,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求学时,我记得王老师几乎从未在晚上10点之前离开过实验室,差不多每天晚上10点左右我们要回寝室时,王老师都会准时来到学生工作室,笑眯眯地问:“咋样啊?”那时候我们都不敢和王老师多说话,害怕一说起来寝室就要关门了。但是无论我们如何想办法,王老师都会坐在某位同学身边,意气风发地探讨起课题。此刻我们最希望的是王老师电话铃声响起,因为师娘会叫他回家。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都会无限的感慨、自责,人生能遇到这样有责任、有情怀的老师是我们最大的骄傲。

  2010年左右,王老师安排我们三位同学做CTOD实验,那时候实验设备简陋、人手不充足。王老师总是和我们一起抱着一二百斤的焊接件,把它们从冰冷的液氮中拿出来搬到压力机上做实验。“那时候,实验条件很艰苦,他干了,我们就跟着干了。每次干完,王老师都会从兜里拿出钱给我们,让我们去吃饭。而他,又马不停蹄地去干其他事了。

  王老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只要学生有话题,他就能滔滔不绝地聊下去。他随身带着计算器,我记得有一次做一个焊接接头强度的校核,他就坐在我的位置上,和我算了整整一下午。我们时常想,王老师哪来这么大的精力呢?难道就不能交给学生,自己轻松点吗?这或许就是他内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深知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一丝不苟、严谨治学。

  十几年来每当遇到重要的事情,我常常请教他,谆谆教诲,受益匪浅。就在王老师去世的前一天,我还和老师通过电话,听取他对于我参评某项人才称号的意见。王老师跟我讲,最重要的事还是把科研踏踏实实做好,别把人才称号看得太重,要做有用的科研。

  前几日在王老师事迹的文章里,我看到他给师娘的微信留言,“我又失眠了,现在眯一会儿”,让师娘七点准时叫醒他。读到这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位纯粹的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永不疲倦的精神。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2021年,我在完成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项目时遇到了问题,进入10月份,铁素体不锈钢排气管TIG焊接后,在弯曲成型的过程中废品率急剧增加,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时晚上接近12点,可我没想到的是,看到我的短信,王老师立马给我回了电话,这个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给了我诸多意见。现在想想,我很自责、很难过,您这么辛苦,我不应该在午夜打扰您,应该让您多睡会儿觉,多休息休息。

  51个年轮的人生之路是所有与他相知、相识的人永远的遗憾与伤痛。他的离去是学校的损失、行业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但是他对科研的坚守,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青山永在,英名长留,音容虽逝,但德泽永存。我们会永远记住他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但我们要像王老师一样做一个为国家、为社会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王老师的离世,使我失去了一位人生导师。我将永远怀念他,永远铭记他的教诲,教书育人、奋斗不止,这是我对他最大的感恩。天堂路远,亲爱的老师,愿您一路平安!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