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研制的B21隐身轰炸机完成首飞后,与中国歼20战斗机的比较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从外形上来看,B21与原有的B2轰炸机有明显的不同。B21的体积大约只有B2的一半,翼展缩短到不到45米。
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B21的单价被控制在约6.2亿美元,而B2的单价高达21亿美元。机体缩小也带来载荷量的下降,B21的载弹量估计只及B2的一半。
所以B21常被外界戏称为B2的“缩水版”,B21的进气道更为低矮、隐蔽,以减少红外和雷达反射面积,这是为了提高隐身性能。
相比之下,中国歼20战斗机的机身更长更细,如同一把利刃。这主要是两种飞机设计宗旨和作战需求的不同导致的。
B21作为一款隐身轰炸机,更注重载荷能力,需要提供足够大的弹舱空间。而对于歼20这样的战斗机,机动性和速度才是首要考量,不需要太多空间装载空对空导弹。
现代空对空导弹体型都不大,完全可以装进歼20内置的弹舱。所以歼20采用更长更细的机身,可以减少迎面气流的阻力,提高飞行速度。
当然,B21也做出了机动性和隐身性之间的权衡。没有了B2的垂直尾翼,B21很可能只能亚音速飞行,机动性很差。
但美国认为对轰炸机而言,隐身性比机动性更为重要。在现代战争中,隐身轰炸机可以更容易突破敌方防空体系,进行打击。这也是B2的成功经验。所以B21沿用了宽大扁平的机身设计。
尽管美军将B21描绘成具有强大的“穿透性制空”能力,但这种设计理念面临一定局限,尤其是在应对中国时。
中国拥有强大的防空体系和大量先进歼20战斗机。歼20的高速度和机动性,以及我军先进的防空雷达,会大大缩减B21的活动空间。隐身并不能让B21安然突破。即使成功进入中国领空,B21也面临被歼20或地面防空导弹击落的高风险,完成打击任务的概率并不乐观。
更有甚者认为,B21这类隐身轰炸机本身就处于尴尬地位——对付大国如中国,其作用有限,而对小国使用,又属于大材小用。这也许会影响各国购买B21的意愿。当前,我们只能拭目以待B21量产以后,其在实战中的表现。
B21与歼20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两机不同的设计定位。B21作为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强调隐身性能和载荷能力,而歼20则更注重机动性和速度性能。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款飞机的机体大小和气动布局。
B21轰炸机采用了先进的隐身技术,能够降低雷达探测的可能性,使其在突防过程中更具有优势。
B21的载荷能力较强,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和燃料,对敌方目标造成更大的威胁。然而,尽管美军宣称B21具有强大的突防能力,但它的局限性也不能忽视。
在评估B21的实力时,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审慎的态度。虽然B21具有隐身和载荷优势,但面对中国这样的强大对手时,其局限性也需要充分考虑。